1255再铸鼎

作者:修改两次 状态:完结 热度:11263
★★★★★ ★★★★★
7分

本来一场普通的同学会,却因意外风云变换穿越回了1255年,他们所有的仅有一条船两百多张嘴…这个时代正是风云激荡之际,强大的蒙古帝国正四处征服,即将对南宋露出獠牙。在南宋岌岌可危的同时,蒙古内部其实也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在这好一个乱世之中,穿越者们是如何挣扎求生、建立自己的势力并最终改变历史的呢?尽在…QQ书友群:976332312欢迎加入

书友评价

书友63659 1年前

说句题外话,临高五百废,为啥不早点推平,能是能,但是怎么治理呢?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好歹还有民国的底子。另外一方面,人一旦到达高位了,就不会不由自主的维护自己统治和放纵自己,五百废不从开始打好基础,直接推平做皇帝之后,肯定很多人会不想做事,只想享福。那就不就又一个封建王朝产生罢了

书友80465 1年前

看到对大宋朝的第一次的态度就会很不爽了,后面补了正版,作者稍微解释以后又看了下去,直到临安事变实在是忍不住了,什么东西啊?磨磨唧唧这么多年,封建王朝也舍不得覆灭,这么多人干什么吃的?扯什么民族情怀呀,跟一大堆剥削阶级地主有民族情怀?办了这么多年教育,最后要跟全部的封建势力地主世家妥协?搞和平演变?

微笑掩盖无奈 4年前

说白了,吹宋的都是些砖家叫兽,他们在宋可以当官不交税欺男霸女。就像骂秦的是腐儒一样。在他们的角度这都是应该的。现在他们没特权了,就得怀恋,还有人认为民国的十里洋场浪漫呢。

面朝大海 4年前

和谈个锤子,像汉朝对付匈奴那样,杀光蒙古人就好了,杀得他们害怕,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书友96618 4年前

叠科技叠地部分非常超前,但不知道有什么用。 十几年过去还在一隅之地厮混,技术什么的被学过去不少,别说什么工业规模,野蛮打败科技的又不在少数。 现在的兴旺发达只是新兴势力的红利,东海本就处于领先位置,还是一个议会模式的政体,一旦老一代逝去,新一代争权夺利,周围的势力暗中勾结偷师,最多过几十年就分裂四散,外族就崛起了。还不如趁着先发优势攻城略地,以战养战,统一大部分世界,肉烂在锅里怎么分都可以。 我是有点无语,多大的优势了地盘还这么点,许多资源还要想办法靠贸易,直接打过去自己开发不划算?有了政策开发不快?一场大旱就捉襟见肘,要动用举国之力,南洋的粮食都没见到多少。 把枪炮卖给敌国或者潜在敌人,日后统一死的人会少?东海一共多少军队,几万人?有了两百多人的知识和工业体系,你就算让对方自行发展又能造出什么,东海倒好,直接把枪送过去了,有这功夫直接打过去不更快? 还有给手下的待遇太好了,宋末许多人吃都吃不饱,就这样东海还要担心军队没热情,想多了! 统治阶级不牢固,靠着当地士绅独自经营,封建时期地方勾搭是常态,就书里的治政在地盘不大时才有效,还有这么大的中国呢,大部分人的思想很难扭转。 还有就是一直描写蒙古治下民众生活艰难,也没看到缺人的东海去招人啊。周围势力都能打败元朝了,这么算来真要和东海开战东海几万人又能怎么打,占了小地盘就不思进取,还发展科技,过个几十年也就昙花一现,明、宋技术不比鞑子强?人家只要学会一两种技术造出一些炮胜利几次,那这些科技到时候就是异族的了。

书友89901 5年前

群穿的人数是对比时代人数还是太少了,怎么可能光靠自身繁衍占领世界啊,他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建立完善的科技体系和发展更加完善的政治制度,这样后人才能不光靠穿越者带来的科技,自己还能继续发展甚至发展地更好,为后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等到第一代穿越者死光了,靠着封建主义那一套,发展还不是起不来,甚至还有可能会倒退。 反正我很赞同作者的想法的。

书友15874 5年前

本来看了十几章没多少感觉,后面看了一下作者对穿越者国度的远景规划发现作者的主观思想是促进华夏文明的进步,而不是建立一个由穿越者统治的封建王朝。但我不是很赞同作者的方法,你需要做的不是让人民有多富或多民主、多自由,而是尽可能繁衍更多的人口,占据更多的土地,尽可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东京的雨漫过巴黎 4年前

写宋朝小说的都是些不查史料的,写之前麻烦好好了解下真实的‘富宋’绝对不是一些人吹的那样好,可以说惨不忍睹!感兴趣的可以搜标题:宋朝“民间苦赋重”,“王税何由备?”宋朝不仅军事弱,而且政治非常污浊,贪腐严重,而且宋朝的民生非常差。 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宋朝生活会非常悲惨。宋朝对百姓的压榨特别严重。 节选:蔡勘称宋朝:“赋敛烦重,可谓数倍于古矣”。 黄震指出宋朝真实情况是“民穷、兵弱、财匮、士大夫无耻”。

莫名 4年前

来了两张,跟另一本小说无论是细节和还是具体情节任人物设计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换一些名字,那个朝代是明朝崇祯年间,旅游团群穿地点海南附近,医生叫杰克,有知道的可以名字

书友15874 5年前

群穿小说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统一思想,然后要有牺牲精神,还要融入时代,不然对历史的总体发展并没有多少益处

书友27187 4年前

看到集体穿越就没意思了,当穿越从个人变集体,就没有那唯一性和格数了

书友32324 4年前

这本小说和那本临高从侧面印证了明珠就是个笑话,一群废柴,领先别人几百年的工业科技,干啥还磨磨唧唧,天天开会,,刘秀几千人都开始逐鹿中原了,努尔哈赤就万把女真人就开国号了,,一个降维打击的事还搞来搞去,你就是写一千万字还是那回事,,,临高七百多万字我两天就看完了

书友12420 4年前

真是废。发展了十年。 就这?

书友59247 4年前

174章:土地与人中,人均分地一倾(一百亩),说没足够的地种,辽东淮西什么的,扯到南洋新大陆,但是看看这几百穿越众,五六年了都没统一胶东,不要少看中国人对土地需求的欲望。到时,扩张的速度没有人口增长快,难道靠内战消耗人口?

484491881 3年前

妙!太妙了!舔宋舔的妙!作者赶紧舔吧

书友89901 5年前

即使是学霸穿越到那个时代,在没有工具,没有系统学习过工业,有没有多少动手能力的情况下,科技也不能发展地更好了吧。

采蘑菇的萌宝jun 3年前

"本来一场普通的同学会,却因意外风云变换穿越回了1255年,他们所有的仅有一条船两百多张嘴…...

353339011 3年前

好歹200多现代人,思想不说多高尚,起码也整点资本主义啊。还国公,世袭罔替的。要不要这么封建啊

还要设置昵称 4年前

不错的爽文,大怂是真的扶不起来

书友99440 4年前

人家一个穿越者都能打穿欧洲,这他么一群穿越者还开挂搞成这样。

书友59247 4年前

已经看到173章了,几百两百多人的穿越众,大部分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五年了,还只是实控密州,登莱两州都没控制,人口三十几万,几时能灭蒙古,何时统一得了华夏?不讲星辰大海,就算家门口的地盘都会控制不住。

书友70811 4年前

她妈的拿着AK的部队居然连大刀的蒙古,大怂都不如,这是超级神剧?

外边好热 5年前

那么多工厂用水力,蒸汽机都想不到吗,关键没有蒸汽机作动力你能开那么多工厂,有那么大动力吗?

斌卟燕乍の黯然 4年前

没有明确的主角 带入感不强这是小说的败笔 文笔还行还有我感觉看到100多现代人就想同化一个时代得思路有点想当然 还有就是工人的工资是不是过高 有手艺的工匠还差不多 那个战乱的年代能混的温饱的平民比例都不多说的难听点的黑心血工厂的工人都比那时平民活的好点还发那么高工资 还有啊100多现代人那么多人的智慧想闷声发大财不找淡水岛做基地还在陆地搞工业真作死 基本逻辑真有些漏洞 还不如开头穿越时就剩一个人吸收所有人记忆好点 反正穿越都能遇到吸收所有人的记忆也不是不能接受

张虎辉 4年前

200年后陈克穿越而来,凉,赤色黎明

书友61726 4年前

作者意图明显是要用社会变革来改变人民千百年的传统意识,由封建国家过渡到民族或文明性国家,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思想道德,摆脱愚昧麻木,打破王朝周期律,从而实现富强。 其思考角度较为前沿,在大部分小说中别具一格,以文明为中心,华夏文明巨大的文化包容性与西方文明霸道野蛮血腥的排他性对比在文中也有了充分的展现。希望作者在后续文中再适当添加一下亮点: 1.生产力飞跃发展对人们带来的思想的冲击,最好是敌对势力的,对比效果比本土的要高 2.工业化生产力所转化的恐怖的战争破坏力及杀戮效率 3.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所体现的“天涯若比邻”及高科技信息战(这个估计很难有)对其他势力的冲击震撼 4.大后期间章或番外可以添加发射人造卫星、登月计划用来增加民族凝聚力及荣誉感 作者后续的对非华夏文明的态度可以参考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式,可以加不少分

书友03840 5年前

用船上的钢管造枪炮不香吗?

奋斗 5年前

问题是七年才憋出来不到一万兵,太想当然了!

莫名 4年前

抄袭 迷失在一六二九,虽然都只看了开头,但是前面几章基本上一样

祗园奏者 4年前

我大送又开始作死了[鼓掌]

类似《1255再铸鼎》小说

谋明

谋明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大明之南洋再起

逆天铁骑

逆天铁骑

大明蒸汽帝国

大明蒸汽帝国

大宋权相

大宋权相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南宋北征

南宋北征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海疆

海疆

明末草头王

明末草头王

边戎

边戎

穿越到明末

穿越到明末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求活在金朝末年

求活在金朝末年

大明之钢铁帝国

大明之钢铁帝国

逆明小兵传奇

逆明小兵传奇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明末夺天下

明末夺天下

铁血南唐

铁血南唐

宋胆

宋胆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