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作者:史铁生 状态:完结 热度:56226
★★★★★ ★★★★★
7.4分

史铁生的散文集。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书友评价

羽生玉 2天前

高一时学完了课本买来整本看,史铁生的语言非常惊艳,营造的意境让人难以忘怀,且哲思深刻,相较于汪曾祺的淡,雅,史铁生则是浓厚热烈,从遣词造句可见其语言功底深厚,学识渊博者常有,但是史铁生最让人惊叹的在于,他的文字很紧凑,“形散而神不散”,始终提着一口气,凝聚着一股精神力,很厉害。

污水泡馍 9年前

我想问一下这个是完本的吗?

crosstyle 9年前

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理解,对母爱的歌颂,对工作的追求,对苦难的态度,太值得太值得让人学习,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心中的地坛

每天一鸣 10年前

近日读完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笔者在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通过地坛的日出日落变幻四季,感悟生死轮回;通过地坛中的蜂儿、蚂蚁、瓢虫,觉悟生的气息;通过地坛中的人物,一对老人、歌唱小伙、女工程师、捕鸟汉子、长跑健将,领悟人生况味。笔者更是用浓郁悲怆的笔墨向我们诉说坚忍深沉的母爱!《我与地坛》像有一双手将你环抱,像有一把钥匙开启心的最深处让你双目泛潮……笔者又是幸运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有这样一个宁静的老地方(四百年),让其像孩子一样倦依在母亲的怀里。而我们的城市变化太快,找不到这么个老地方(哪怕四十年)让心灵寄托浮华沉淀!一一亲爱的朋友说说你心中的老地方吧!

积极向上的爆米花 1年前

绝了史铁生的作品真的很治愈

樱桃小丸子 3年前

从瘾品的功能用途到它们的发现,到全球贸易的流通和经济政策,全面介绍精神瘾品的文化,追踪出大众化瘾品…

书友96255 2年前

好喜欢这两句

书友00321 1年前

不能评……

我哭死 1年前

真的很好看,有时候看着看着心里就会很平静了

花間落月 9年前

这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十多遍,每一遍读都有不同的收获,好文章只有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才有新感受,史先生是个勇士,不怕死,却不想死,活着才是最大的问题

书友25536 2年前

不错,不错

喵久 10年前

想起了史铁生所以下午打算去地坛走走 因为要去地坛所以翻出来这篇文章看一看 打出这行字写到史铁生的名字的时候输入法居然没有联想出来…逝者长已矣 他人亦已歌

书友92245 3年前

史铁生的文章读来会让人联想到沐浴在夕阳下的小溪,他不紧不慢地述说着沿途或平淡或有趣的风景,甚至用平常的口吻诉说他的困难与曾经的迷茫,他从不给人说教,让人禁不住想追随着这位智者,了解他的一生 他在字里行间刻满了对来之不易的生活热爱与珍惜, 命运教他一个不太能接受苦难的人接受了苦难。而正是这样的人,他的“看得开”才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与敬佩。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一个不太“科学”却又充满哲理的答案 其如此之精神,在迷茫之时,更能带给人一点鼓舞和无形的力量

书友96255 2年前

写的好好[哭哭]

书友73454 3年前

书评基本上都是六七年前的了,我想起六年级学习课文《秋天的怀念》的时候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读这本书,现在大一了,才读这本书,有点感慨

书友36714 2年前

能感觉到文字中的力量

书友10724 9年前

太少了,应该多一点才是

703792718 10年前

走心

超高人 10年前

我也好想寻得这样一座地坛,让我可以好好观察不同的人与事,可以好好体味与思索生命,时间与母爱。

春天就是纯天然 3年前

看这里看这里

春天就是纯天然 3年前

长叹息着自己

书友26466 9年前

这本书真心写的不错,很喜欢,有些话看的直想哭

骑士踢 3年前

唉唉唉唉唉😮‍💨

书友10206 10年前

我也好想寻得这样一座地坛,让我可以好好观察不同的人与事,可以好好体味与思索生命,时间与母爱。

书友23753 2年前

对生命的思考让人震撼

书友63280 2年前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小の小妖 10年前

我觉得这是史铁生倾注了心血的作品,对生命对生死的思考之深溢于言表,启发很大,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就应该好好享受好好珍惜,莫等一切消失了再后悔莫及,晚矣晚矣!

crosstyle 9年前

对生命的敬重,对母爱的歌颂,对生活的追求,对事业的奋斗,对困难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其实地坛就在我们周围,看你是否能够发现这心灵的港湾

在于 3年前

you know how to do

584738220 10年前

这是一个怎样小说,令人如此思考生命。但是我又无法说出,因为说出来已不在是我的真实。

类似《我与地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