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排行榜网
男频 女频

茅盾的小说,茅盾的13本作品

  1. No.1・子夜

    作者:茅盾・493人搜索
    简介:中国现代长篇小说,30余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子夜》与《家》《骆驼祥子》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座高峰,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渐成气候,之后更是蔚为壮观。
  2. No.2・林家铺子

    作者:茅盾・234人搜索
    简介:本书精选茅盾中短篇小说《创造》《诗与散文》《林家铺子》《春蚕》《赵先生想不通》《一个理想碰了壁》等,可以涵盖茅盾在中短篇小说方面的代表成就:这些作品有的描写新女性不甘愿被男人改造、追求自由的细腻心理;有的讲述了五四以后男性在“诗”的和“散文”的两种新旧的女性之间摇摆之后终于选择仕途的“史诗”的过程;还有与当时社会现实互动的历史小说《大泽乡》;《林家铺子》《春蚕》系列则描写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上海附近的小镇和村庄在战争、经济萧条、国外资本侵入所带来的遭遇,深刻揭示了上海战争影响和民族经济的脆弱性,刻划了林老板,老通宝等勤勤恳恳的老一代小商人、老农民等的性格和形象。
  3. No.3・北欧神话

    作者:茅盾・81人搜索
    简介:北欧神话入中国之开端!九十多年前,北欧神话这一文化瑰宝,经茅盾先生之手初次引入国内,世界神话的奇耸山脉自此扎根。历经时间洗礼,焕然如新,影响着后世的多位学者。茅盾先生以生动的笔法介绍了北欧诸神的性格特点与神的职能,叙说发生于他们身上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幅冰与火世界的磅礴画卷就此展开。同时,茅盾先生根据时代背景、历史因素、地理环境对神话进行解析与溯源,提供了学术上有创见的观点。其作为我国第一部介绍、研究北欧神话的经典,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同样具有开拓意义。
  4. No.4・春蚕

    作者:茅盾・53人搜索
    简介:短篇小说。茅盾著。写于1932年11月。连同以后发表的《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春蚕》描写浙东一户普通的蚕农老通宝一家在春蚕季节紧张、艰辛、充满希望与焦虑的劳作,通过他们赢得春蚕的空前丰收反而进一步负债、卖地的结局,反映了30年代初期农村经济凋敝、农民丰收成灾的残酷社会现实。老通宝是旧中国受尽三座大山压榨的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不仅把他逼向破产,也给他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复杂性:一方面,他具有我国农民勤俭朴实、坚韧顽强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由于封建的落后生产方式局限和封建思想的毒害,又形成了他因循守旧、固执迷信的性格特点。作者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了老通宝的典型性格,揭示其悲剧的根源所在,从而相当完整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老通宝的儿子多多头,是与之相对照的新一代农民形象,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滋长了怀疑和反叛的情绪,开始有了朦胧的觉醒。在《秋收》、《残冬》中,多多头的性格进一步发展,终于带领饥饿的农民群众走上了自发反抗的道路。通过多多头等年青一代农民的逐渐觉醒,也显示了30年代农村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
  5. No.5・腐蚀

    作者:茅盾・37人搜索
    简介: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本书也是这一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是茅盾写于在抗战时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开始写作于一九四一年夏,在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上连续发表。作品以1940年9月到1941年2月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女特务赵惠明的一段经历。在文体上则是以日记的形式,通过过女主角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记述,把“皖南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侧面表现出来,作品既描写了作为国民党女特务赵惠明的复杂生活和心理状态,也集中抨击了国民党特务的种种恶行。
  6. No.6・蚀

    作者:茅盾・31人搜索
    简介:《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幻灭》写的是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女主人公章静情感脆弱而富于幻想。她缺乏斗争的勇气;意志软弱。她对生活容易燃起希望,也容易感到失望。章静讨厌上海的喧嚣和拜金主义化,在读书和爱情两方面都感到了幻灭。为革命形势所鼓舞,她到革命中心的武汉。她换了三次工作,但是每次都只
  7. No.7・锻炼

    作者:茅盾・22人搜索
    简介:三叉路口突然挤住了。八成新的一辆奥斯汀,困在人力车和塌车的一群内,司机先生拚命揿喇叭,歪戴着鸭舌帽的脑袋从车窗里伸出来,睁圆了的一对眼睛望着后面,嘴里嚷着:喂,喂,你这赤老……眼睛瞎了么?
  8. No.8・霜叶红似二月花

    作者:茅盾・22人搜索
    简介:瑞姑太太的到来,使得张府上那种枯燥沉闷的生活起了个波动。从老太太以至恂少奶奶,都像心头平空多出了一件什么东西,洗一个脸,开一顿饭,也像比往常兴头些了;可是兴奋之中,不免又带几分不安,似乎又怕他们自己向来不敢碰触的生活上的疮疤会被心直口快的姑太太一把抓破。  姑太太这次的来,在张府颇感突兀。旧历新年,那位钱少爷来拜年,曾说姑太太打算来过灯节,老太太因此曾叫陈妈把东院楼下靠左边那间房趁早收拾妥当。
  9. No.9・多角关系

    作者:茅盾・22人搜索
    简介:“嘘嘘!有人来了——嗳,讨厌!你—文静一点不好么?”和这说话声音同时,东边窗的白绸窗幔上两个人头影子也就分开。高跟皮鞋阁阁地响了几下。影子中间的一个——像一个鸟窠的,移到那白绸窗幔的左边去了,晃了几晃,终于留半个在幔边上,却换成侧影:朝天鼻子底下张开着两片薄嘴唇。随后是吃吃的一串笑音。白绸窗幔的正中有一个寿桃式的影子,一只黑手移到那“寿桃”上,搔了两搔。
  10. No.10・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部曲

    作者:茅盾・14人搜索
    暂无简介
  11. No.11・虹

    作者:茅盾・13人搜索
    简介:梅行素的父**是个落魄中医,母**已去世,从**国回来的哥哥很快去做官了,**自己过着寂寞的生活。在**还在**校读书时,**就被父**许给了父**的表侄柳遇**,柳遇**是一个孤儿,为梅父收养,正经营一家杂货铺。梅**根本就不同意这个包办婚姻,**的心上人是在**里的**表兄韦玉。韦玉也十分****,但生**软弱,奉行托尔斯泰的无政府主义,又有肺病的他一直不敢在婚姻上有所决断。
  12. No.12・秋收

    作者:茅盾・10人搜索
    简介:茅盾著。《农村三部曲》之二。发表于1933年《申报月刊》2卷5期。写谷贱伤农的故事。老通宝经历了春蚕丰收的悲剧,落得白赔桑地又负债,还生了一场大病,全家只好吃南瓜和芋头过日子。但老通宝并没有因此失望,他把希望寄托在水稻秋收上。先向吴老爷赊了三斗稻种,后向小陈老爷借债购买肥料。于是水稻猛长,田水不足,老通宝又借债租洋水车,指望丰收后好还去一半债。可是老通宝的希望很快破灭,水稻收成虽好,米商不断压低粮价,而讨债人又川流不绝地催款,农民只好忍痛粜米。老通宝的惨痛经历,生动地揭露了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下,商业资本家和高利贷者加紧剥削农民,造成谷贱伤农的悲剧。小说还描写了春蚕丰收成灾以后,农民活不下去,终于走上了反抗的征途。他们在老通宝的孙子多多头和陆福庆的领导下,发动了吃大户、抢米囤风潮,从乡镇拥向城市,遭到了反动当局“保安队”的弹压,后经过商人绅士采用软化政策,才平息了风潮。小说通过多多头的形象,表明旧中国农村中贫苦农民从灾难中开始觉醒。
  13. No.13・创造

    作者:茅盾・6人搜索
    简介:故事情节很简单,主要描写了一对夫妻的日常生活。作者通过塑造君实这个人物,一个接受时代新思想,又受锢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其妻子娴娴的觉醒,来反映社会思想变革的到来。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初次相见,便一见倾心的邂逅,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的日久生情,还是单纯的占有,占有身心和灵魂?是我们想象的爱情过于美好,还是时代的束缚?封建社会下的爱情何去何从,女性的地位何时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