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唐

作者:春溪笛晓 状态:完结 热度:27685
★★★★★ ★★★★★
7.3分

实体书已上市,详见第一章史官采访唐初诸位大佬:你们和李元婴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你们觉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魏征:无耻之徒!房玄龄:无耻之徒!孙思邈:无耻之徒!李二陛下:我最无耻的弟弟。李元婴:你们聊,我先走了。本文会在本周六(1月19号)入V,当天更三章,V后日更,请勿转载,谢谢支持!

书友评价

离羌 2年前

那个怀疑农家小福女抄袭的人,看一下两本小说发布时间,再说一次,说话讲证据,不要动不动就"也不知道,我怀疑"

书友04116 2年前

甜甜春这套系列文都好看,玩宋、闲唐、戏明(还在追),准备去看盘秦[100][点赞]

感谢有你 3个月前

原来有历史人物

书友15978 1年前

还可以吧,就是有一些地方我不太理解,比如太监对皇帝自称咱家,感觉怪怪的,而且唐代的时候太监就已经自称咱家了吗?还有就是文里有句话意思大概是:因为现在不是乱世了,女子不需要被迫维持生计,所以很少抛头露面,就,我之前一直以为越是盛世女子越自由越可以出门呢,而且唐代给我的印象是比较开放的,就很不理解!

书友57258 9个月前

不是我的菜,总感觉怪怪的,主角又不是穿越,唐朝本地人,又搞个读书系统,不是穿越又知道后面的历史,又搞些现代的东西,现代的语气,李二的弟弟,避嫌都来不及,所有的皇子公主都把主角当亲爹一样,到哪都要和主角一起,李世民能忍?他皇位怎么来的?杀兄弟,杀儿子,囚父亲,差主角这一个弟弟?别说皇帝,就算是现代你能让你的子女什么都听你弟弟的?

陌上花开 1年前

这个作者系列文都好看

书友85440 1年前

不是很喜欢主角跟别人女的传了好几个绯闻流言的剧情,什么寡妇什么七娘妓女什么农村小女孩什么双胞胎小宫女,这种剧情安排蛮隔应的,我的毒点,当时都跟女主有婚约了,也不是小孩了,为什么要安排这种剧情 不太理解,被那些老百姓还有大臣议论主角的艳情史什么的,真的蛮隔应,而且这种没干过但被人陷害弹劾瞎传的事情,解释不清的,虽然是男主,但这种情节怎么这么点家,其他的没什么毒点了,正常历史同人苏爽文

遲纞 2年前

李元婴感觉像是男版的周满,一样的朝代背景,以及从小跟随的系统,和家里人宠爱的态度等等,都太像了!这两本书也不知道是谁抄谁,相似程度80%是至少

书友38234 2年前

已经刷了好几遍了,非常好看,里面的亲情写的都很好

当轴 2年前

虽然情节有点弱智,金手指有点大,性格有点不着调,但是啊,耐不住,这本书很爽,长度也还行(打发了一两天的时间呢),看的很开心。

书友00896 2年前

看了两遍都没看完,确实有点偏幼态,但我觉得作者的文笔是可以的,每个女性角色也都很棒。但是我没看完的原因是我被剧透了,然后就缺失看的新鲜感了。而且我觉得我也很少看有超过200章的小说了 ,不过前100章还是非常适合食用的,我是看到170章左右弃的文。只能说还可以吧,但我觉得不必看完浪费时间。

646641404 5年前

写的挺有意思的

helloagain 4年前

有一点点弱智.....

慵懒☞成神 5年前

这么多五分,还是下去一点更不用那么招妒,给你打四星。剩下一星为了不让你骄傲😂

书友22140 4年前

为什么我这么粉元婴和李二cp,听到元婴出海了,李二觉都睡不着了[呲牙笑]

书友89975 2年前

做了一辈子的小朋友,有着不灭的赤子之心。(已经在追作者的另外两本了) 虽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也尊重每个人的喜好,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关于这本书的推荐的和不推荐的,分高的和分低的评论,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没人无脑吹,也没有人无脑黑。比很多书圈干净多了。闲唐,玩宋,盘秦 三本书各有不同的特点,主人公也是不同的性格。相同的是三本书我都喜欢。如果真的有平行世界,希望书中的他们都可以像作者笔下一样,一生平安喜乐!

书友31812 2年前

哈哈哈哈看到哈哈哈哈看到元婴鼓动承乾写文章。简直就跟小时候春游写感想一样。

书友18391 5年前

特别好看,欲罢不能。行文流畅,语言欢快。看了神往那万国来朝的大唐,在这个平行时空里,所有的故事都有最好的结局。一辈子孩子气的滕王李元婴,有宠他的耶耶李渊,皇兄李世民,大侄子李承乾……他有遵守对长孙皇后的诺言,对侄子侄女特别好,青雀和阎氏也相濡以沫,李治也快快乐乐(劳劳碌碌)地一辈子。 城阳公主和杜荷磋磨一生,成了最契合的彼此,结尾窗前的送花有种温柔岁月的感觉; 高阳如骄阳,也找到她的良配卢照邻,一生傲阳,与辩机的错过也许是最好的结局,辩机和尚坚守佛心,不负如来,最后寺中相望再擦肩而过,放慢节奏,就像是命运的错过; 武媚没有登基为帝,但是她追求到了她这一世想要自在逍遥,女子为相,万世先河,她与狄仁杰最终执手,成全了权与爱最完美的结合,想来,若是前世的武曌在深宫中能遇到李元婴这个潇洒的人,也许也会满足的吧; 当然最完美的故事是小王爷,小王爷与李二陛下的一生,有猜忌,有怀疑,有试探,小王爷也有过失望,有过难过,但好在李二陛下给了他幺弟最后那么一点点信任与纵容,互相成全,李承乾也在小王爷的影响下,得到到了自己爱好,也护住了自己的帝位,老年时与太后苏氏的互动,看过正史的人,就感到一阵恍然,小王爷与他姝妹妹的故事很完美,魏姝是那个时代最适合他的人。 全书完结,我最喜欢的人除却小王爷还有戴亭,最心疼的人,最怀有遗憾的人就是戴亭。莫名很心疼那个心有乾坤,翻手可为雨,覆手能成云的少年,连李二陛下都承认的鹰犬,终其一生始终忠于他的小王爷,只因他给了他一个家。

书友76026 2年前

很好看很好看,有别于原本的历史轨迹,变得温馨起来,但是作者写最后几个番外干啥啊,尤其是地府和现代的,直接给我看郁闷了,这两个番外不好看,其他的都好看

书友31546 3年前

怎么说呢,好看是好看,可是番外来的很突然啊,结局突然就这样?然后就直接番外了?

秋乏的爱丽丝 2年前

我的点赞已帮我概括了我想写的评论,装傻扮嫩,奶味,无什么历史事件,是个人小说而非历史小说。

zxcvbnm 2年前

看原文,用词文笔让我觉得作者年龄不大,就,玩尬的。 原文评论区更尬,觉得平均年龄不超过15岁…… 我原来觉得起点历史区老多人年纪不大,思维二极管,现在看是我草率了,最起码不会飘着股莫名其妙的,怎么形容,奶味儿?

路过 3年前

这分高了 前面还有点意思 后面就千遍一律了 基本没历史事件 实质也没历史背景 天天都是在装嫩办傻 不算是历史小说了 说是个人小说更好点

书友94888 2年前

别神往那万国来朝的大唐了,在现代社会你是个普通百姓,你穿到大唐做个普通百姓普通农民的话,你查一查会是什么地位过的什么生活,我保证你会宁可一头撞死也要回来。

书友72605 3年前

脑壳疼啊!因为我看到武媚脑海中自然浮现出范冰冰,想到她和一帮萝卜头,我敲了下我脑袋,然后看到狄仁杰想到元芳你怎么看,又敲了下脑袋,番外他们竟然在一起了,我就想到这两人的画面,天啊!不行了这画面一直挥之不去!

书友56965 2年前

喜欢!值得一看!

吾姓聂 5年前

我看了,不是我的菜,我打一份不是对作者有意见,纯粹是不想看见五分

眸哞 2年前

这本小说太适合改编电视剧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选出一个合适的滕王演员

书友31812 2年前

李元婴经商确实不好。虽然很多历史小说男主都会开金手指经商,但是如果官员都经商就很容易理由自己的职位之便扶持自己的生意,形成垄断后对经济发展对百姓都不好。

书友63353 2年前

李元婴听到唐观的名字,立即高兴地跟唐观道贺,说什么“就知道一定会有唐师兄”“唐师兄这么厉害肯定会选上”。不等他把话说完,郑石又念出他和唐璿的名字。他们四个人就是他们这个斋堂提名的人选了! 李元婴吃了一惊。 怎么把他给选上了? 唐观看李元婴一脸震惊,心里总算平衡了。 他也扯出笑脸向李元婴道贺,把李元婴刚才的话扔了回去。 李元婴很快从惊讶中回神。 虽然他只想出个主意就躲在后面看看效果,可要是马博士他们愿意提名他,他也很高兴。这代表马博士他们觉得他能做好这件事! 见唐观皮笑肉不笑地祝贺自己入选,李元婴真诚又友好地建议:“唐师兄啊,你以后要是有心仪的女孩子可别这样对她笑。我跟你说,本来你看起来就挺凶,再这样扯着脸皮笑出来挺可怕的,还不如和平时一样绷着一张脸。虽然也很吓人,不过看久了也就习惯了!” 唐观:“……” 唐观脸黑黑地转回去,给李元婴留个后脑勺。 他再理李元婴他是狗……………………本书内容可以,只是阅读过程中我总是觉得有一种违和感,说不出来怎么回事。直到看到这段文后,我有了那么点感觉,比如:李元婴吃了一惊。怎么把他给选上了?这里从语文语法的角度,吃了一惊后面怎么也不该是句号,这句话如果是这样子:李元婴吃了一惊,心想:怎么把我给选上了呢?读起来就顺了,现在原文中怎么把他给选上了这句话主语是谁呢?按上下句联系起来主语是李元婴,可后面出现的是他这个第三人称。同样的最后那句唐观脸黑黑地转回去,给李元婴留了个后脑勺。他再理李元婴他是狗。如果改成:唐观给李元婴留了个后脑勺,心中默念我再理他我是狗。全文类似的地方很多,语法知识很多都还给中学语文老师了,我也不知道我觉得别扭的地方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有大拿可以给我解说一下就好了

《闲唐》同作者小说

戏明

戏明

跟班一只酱

跟班一只酱

春日游

春日游

走狗生存守则

走狗生存守则

医汉

医汉

从鱼

从鱼

跟班

跟班

跟班一只酱原文

跟班一只酱原文

大师兄决定和亲

大师兄决定和亲

锁金笼

锁金笼

合久必分

合久必分

新吾爱文学网

新吾爱文学网

高嫁柳嫁家1到4

高嫁柳嫁家1到4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快穿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快穿

类似《闲唐》小说

扼元

扼元

门阀之上

门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