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作者:龙应台 状态:完结 热度:24912
★★★★★ ★★★★★
7.3分

  《目送》的六十八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

书友评价

温语 9年前

十岁,外婆去世。外婆家不远,同村的,那时读三年级,母亲强烈反对我请假去陪外婆,我甚至没有看到外婆最后一面。最后,也只是请了半天假去送葬,头七,百日什么的更是…当时还不怎么明白死亡代表什么,只是觉得再也见不到那位笑起来暖暖的,总是一脸慈祥问我和妹妹吃饭没有的外奶奶了。十四岁,奶奶去世。奶奶走前受了不少病痛的折磨,已经想不起来是多久,一年多两年?奶奶再也不会拉着我到处跑了,我再也不用上蹿下跳找奶奶了,可是奶奶,再也站不起来了,只能坐着,躺着。我现在仿佛还能听到,奶奶说疼,是的,常年坐卧,奶奶身体有些地方已经…先是有点化脓,最后溃烂得越来越深,怎么上药都好不了,怎么都好不了,奶奶说疼,每次换药都说疼,我好几次看到妈妈眼睛都湿了。最后奶奶还是走了,那么深的伤口,折磨的不止是奶奶,我不知道奶奶有没有怪我们,我们是那样的无能。那几天的天,清晨是红艳艳的,像火烧云,可是在云层里却有电舌在扭动缭绕,送葬那天下雨了,六月的雨,就算是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也不会是冰冷的。那时的我也只是难受再也见不到奶奶,是我真的不懂生与死的距离吗?在这个时空里结束,难道不可以到另一个时空,就像当初我们怎么来的这个世界一样,再一次的开始吗?既然未知,我们有选择让未知在心中美丽化。

书友98816 3年前

非常喜欢这本书

inn 9年前

正如龙应台所言:“人逐渐逐渐退为影子”,人生漫漫长路要走,星月相随。人生的长度永远都不是人生,有些人活了一辈子也没办法理解亲情、友情、爱情,而有些人,年纪轻轻却被生活推着去知道全部,去接受家人的争吵与离去,甚至没有机会目送自己被遗弃的那一幕。我很感恩,感恩回家时总能听到父母的唠唠叨叨、感恩不用刻意去铭记我与他们的每一次对话、感恩那顶房檐下仍然住着我熟悉的人……因为我知道我们还有很多个以后,带着悲伤快乐或是洒脱,我不用理会那些不值一提的拌嘴,至少,目前为止,他们给我的目送里带着明天再见。而我们,明天注定再见。

书友62156 3年前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了,初中时代看过一遍,现在复看一遍,具有温度的文字仍是打动人心

839383980 9年前

别回头,身后有你承受不住的目光

阿宝 9年前

看重孩子多于父母,忘记我们也曾是他们的孩子 我们总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却忽略关怀年迈的父母。突然想到乌鸦的故事。

生物fighting 3年前

犹记得学生时代就看过目送这篇文章,当虽然做题也能把握大概的中心思想和想表达内容, 但也只是服务表面的理解。而现如今自己嫁人了生孩子了,越来越能体会到,<目送>这篇文章中的感受了,不断的目送亲人远去,渐行渐远,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715444701 9年前

目送与被目送是生命的无情轮回,不管我们知道多少道理我们还是要目送此生,不管我们多么无邪天真还是要被目送而去。

书友86525 9年前

父母把一切的爱都给了儿女,可是小的时候我们不懂得珍惜,当自己有了孩子才理解父母的不易,然而到那时我们全部的精力又放到了孩子身上…… 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听他们的唠叨,关心他们的身体,分享自己的感受,不要等到他们离去才悔恨。

伶人- 9年前

文字很平淡朴实,但却饱含深意,写父母的部分令人感动落泪~

呆着 9年前

看完魂归,不由得看向窗外掩饰自己的泪光。可又不巧看见了那月台,把背影找出来又看了一遍,想起了包里父亲硬塞的吃喝,泪如泉涌。

仅此一年 10年前

不在的时候想念,在的时候却是在争吵

她呀她 9年前

读朱自清的《背影》时竟会在课堂上泪流满面,早知《目送》会更触内心,一直没敢看。2015年最后一天,两个小时,读一本书。多次强惹眼泪。好好的一个团聚时刻,三个人,三个地方,谁也陪不了谁。以后的几十年,恐终究不会有那种时刻了吧。我目送你们离开,然后我会倔强转身,大步向前,不知最终会走向哪里。

等等果 10年前

从小就知道要懂事听爸妈的话,从没有过叛逆的事,可其实只是心里觉得应该这样做,但并不懂爸妈的辛苦...还记得那次我和爸爸来学校看弟弟,时间比较赶,吃了个饭就要走了,走的时候,弟弟说我走了,然后就转身回去了,爸爸走了几步转过身看着他的背影,一直看,过了好十几秒,弟弟只是径直走着,而爸爸就这么一直看着,我心里似乎明白什么了,这..."目送"

435673372 9年前

最喜欢这句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孟婆汤圆 9年前

看完时,几乎泪崩!

梦幻唏漪 9年前

每一个小故事都有大道理,细细品读,很有感触!

我在秋天看你离开 9年前

很好的书,就应该买来收藏。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慨。

leopink9 10年前

6岁时经历大伯去世,17岁时经历外公去世,在读目送时总会想起那时的日子生命是那么的无常,哽咽着看完被老公看到又会笑我了……

781077519 9年前

还身为孩子的我,虽不太懂书中所描写的母亲对儿子的爱,却被父母与女儿之间的点滴所感动。 我虽十几,可父母却也将近五十了。那生死之隔,想也不曾想过。 现在,我想尽量不让他们生气,操劳,多尽自己心力,为妈妈按摩,为爸爸捶背…… 可我只怕,成年后的我,因忙碌忘了和他们多说话,多回家,多尽孝,忘记我曾经是个好孩子……

书友40217 6年前

原本以为龙应台的散文应当生动有趣,却没想到如此枯燥无味,语言文字之艰涩乏味,让人困倦至极

书友58503 7年前

写的挺不错

青木D 10年前

岁月流逝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情境,无法弥补的遗憾,还有一直不曾意识到的距离与分别,挽回不了的事实摆在眼前,才感受到的窒息的痛

554662946 9年前

作为留下背影,告诉母亲“不要追”的儿子。母亲的爱我一直明白,很欣赏那段“母亲与儿子的经典对话”

ayong117 9年前

我们都应好好的体会生活中的点滴!

书友45077 9年前

与生活很近,喜欢这种风格

廖或影子 9年前

感动,想起自己的父母,又怕见到父母年老,满头银发的样子。只愿父母健康长寿

几米小小小迷 9年前

删了好多章节啊

下一站Σ幸福 9年前

独在异乡的学子,看到这样走心的文语,相信都会有那么一些颤动吧。

卢文磊1996 9年前

亲情不止要在分别时才懂得珍惜,亲情不止要在伤心时才懂得真情,亲情更不止要在阴阳相隔才懂得珍贵。

《目送》同作者小说

这个动荡的世界

这个动荡的世界

百年思索

百年思索

目送原文

目送原文

类似《目送》小说